姚永生和他的葡萄园
在德清经济开发区龙山村姚氏农庄见到姚永生时,是下午三点钟,他刚刚从葡萄园里走出来。“一年当中,这段时间最忙,基本上每天都在地里干活。”为了当天的采访,姚永生给自己放了一个小假。
“80亩的葡萄园,每天都要摘葡萄,还要出售,有时候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姚永生告诉记者,园内的第一批葡萄已经在7月23日上市,葡萄陆续成熟,要一直忙到10月份。
一场车祸 从头来过拼创业
1995年初冬的一天,姚永生发生车祸,与一辆拖拉机相撞,右腿粉碎性骨折,伤势严重,这次车祸让他步入了残疾人行列。“基本上五年不能下地走路。”当时的姚永生刚过而立之年,对于右腿的残疾曾经感到沮丧,“打击太大,当时都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但为了一家老小,姚永生挺了过来。
瘸着腿,他和妻子一起开过饭店,经营状况不咸不淡,虽然日子也还过得去,但他想着孩子还小,想要做一份更加踏实的工作。做什么好呢?这时,同村的两名兄弟想要承包村里的一块地来种葡萄,正好缺一个合伙人,那段时间电视上经常在“念葡萄经”,说是致富的好方法,姚永生就想着从头来过,与他们一起创业。
老姚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塌实肯干,有他加入,兄弟二人肯定乐意。就这样,姚永生带着全部家当,投身创业。
但是种葡萄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选什么品种、如何种、怎么管理都得重新学起。种葡萄的第一年,老姚专门去省农科院引进品种,也去过金华、江苏拜师取经。“当时有个师傅告诉我,种葡萄只要不怕苦,不违农时,肯定会有收获,我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姚永生回忆说。
多方帮助 谨记在心
种葡萄有“一年种植,两年挂果,三年丰产”一说,但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再加上品种引进不当,前三年,老姚的葡萄园几乎没有预想的经济效益。每天起早贪黑的辛苦没有换来收获,还要不断贴钱,当时老婆坚决反对姚永生继续搞葡萄了。但他意志坚决,这时,县残联也为老姚送上了及时雨,残疾人创业可以贴息贷款,只需要支付一半的利息。
因此,在县残联的接洽下,姚永生向银行贷了5万元钱,有了这笔资金,姚永生可以继续研究葡萄了。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适时施肥是种好葡萄的重中之重。传统施肥时间一般在冬天。有一年,他发现种植的部分葡萄在五六月就显得“底气不足”、长势欠佳,8月份结出的葡萄,口感不鲜,甜度也较差。这是否与施肥时间有关?
第二年,姚永生向专家和有经验的种植户求教,对部分葡萄树进行试验,将施肥时间改在葡萄开花前后各一次。结果,葡萄长势旺盛,结出的果实比传统施肥法的葡萄口感好、甜度高。
几年经验下来,姚永生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能手。“这么多年下来,还真是要感谢县残联对残疾人的扶持政策,还有县农业部门的传经送宝,否则我的创业之路肯定还要艰苦。”
对困难的残疾人扶一把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现在姚永生种葡萄的技术、管理的经验都有了,钱袋也鼓起来了,但他依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只要有人求助,他总是尽力而为。
有个水果种植户,也是残疾人,因资金不足,在姚永生老婆开的“农资服务部”已赊下不少钞票,实在不好意思再去买东西。姚永生了解这个人的品德,便主动上门跟对方说,你的钞票都是用在生产上,又不是去赌去嫖了,有啥不好意思开口……
每年过年过节,他都会为村里的困难残疾人送上一份慰问品,但姚永生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我也是量力而行,社会上有那么多人帮助我,我也想回馈社会,能为他们做点事,我心里头开心。”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