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家乐”有三个标准可以界定
德清的“洋家乐”是从2007年南非人高天成在莫干山镇三九坞村建设的第一家民宿开始的。六七年过去了,德清的“洋家乐”已经一炮走红,成为德清休闲旅游产业的一道夺目的彩虹,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目前全县拥有约50家不同档次的“洋家乐”。
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应该给“洋家乐”一个明确定义。7月29日本报经济版刊登的《旧房改建的洋家乐 三五百一间也俏得很》引起了他们的关注,认为三五百元的农家房改建的民宿,又不是洋人开的,接待的也不全是洋人,能叫“洋家乐”吗?
关注洋家乐的我县一位文字工作者认为,从文字角度看,现在的洋家乐好像变味了?怎么国人办的也是洋家乐?都把自己变成洋人了?就算拿个绿卡回来办民宿也不能是洋家乐啊?我县一位摄影家也认为,农家乐是农民办的饭店旅馆,洋家乐就是洋人办的,这个不容争议,德清农民办的所谓洋家乐,是傍了洋人,无非看人家利厚眼馋,不可取。
的确,我县第一家“洋家乐”确实是洋人开的,而随后的法国山居主人司徒夫也是法国人,但即使这样,在“洋家乐”的发源地——三九坞村里首批洋家乐中,也还是有湖州人独立投资的“洋家乐”——老树林度假别墅。因此,洋家乐必须是洋人开的这一点,从血脉上就站不住脚。
那么作为“洋家乐”与休闲旅游的主管部门,县旅游局又是怎么界定的呢?记者从县旅游局获悉,“洋家乐”之所以被我们称为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主要是和我们以往的农家乐相比,呈现出三种新的特征:新的经营理念,农家乐的经营者一般是农民,依附景点而存在,依靠低价位来竞争,文化元素少。而“洋家乐”倡导无景点健康休闲旅游,他们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放下一切!新的客源市场。农家乐的客源一般是景点的游客,而“洋家乐”有清晰的消费群体定位,以高端白领和外国游客为主,客流量未必很大,但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低;新的营销模式。农家乐一般是通过电视台或纸质媒体发布广告进行营销,就算有进行网络营销也是零敲碎打,而“洋家乐”打破传统营销模式,从宣传、交流到预订、点评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成为德清旅游网络营销的先锋主力。
从这些特征看,“洋家乐”并没有必须是洋人开的、是为洋人服务的说法。
媒体人张先生认为,“洋家乐”是一种统称,是一种旅游业态。严格来说要打上引号。本地人模仿洋家乐的也可以称为“洋家乐”,有低碳环保和返璞归真的理念。
县旅游局办公室的小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洋家乐”游客每天人均消费1200元左右,高于普通游客人均消费100%以上。但这个数字是平均数,像裸心谷与法国山居等高端“洋家乐”一晚动辄数千元消费,低端的洋家乐一晚数百元也很正常。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