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莫干山下的女人和她的文化金融梦

发布时间:2014-07-22

11岁女儿心中“坚强而又自由”的妈妈,为了事业可以咬牙卖掉三套房子的“拼命三娘”,别人口中“莫干山下的女人”……作为陆放版画馆的馆长,费美珍身上有太多的元素可以挖掘,就像她眼中的文化创意产业。
  用她自己的话说,“文化产业就像章鱼一样,围绕一个中心,每一个点都可以延伸出很多的触角。”

年已不惑的女性冒险家

拥有莫干山脚3栋著名别墅使用权的费美珍,开始朝着此生的艺术梦和金融梦发起了冲刺。依托已经拥有的版画资源,这个已经“四十不惑”的女人,准备在自己的家乡,干出一番新事业。
        “我对版画行业很有感情,一开始是因为喜欢而坚持,最后竟产生了一种使命感。”费美珍说,自己的愿望是在莫干山脚下打造一片金融产业。“因为版画就像是一台合法的‘印钞机’,不仅可以带动文化产业链,还可以创造巨大商业价值。
  这种底气从何而来?就像所有励志故事一样,费美珍靠着一股信念和实干精神,实现了人生的逆袭。曾经,因为不善表达,她连上台讲话都会晕倒,一个个梦想也都不被看好,甚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集体质疑。
  如今,她的事业得到了官方和艺术评论界的理解和支持。费美珍说,能有今天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靠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我就是想证明给质疑我的人看,在德清我也能干出像样的事业来。”
  冒险家的气质和拼劲其实很早就显露了。在她37岁的时候,为了在德清的汇丰广场开古遗风画廊,她甚至卖掉过一套房子。“第一次有了趴下的感觉,头发都急白了。后来,再卖两套房子的时候,就不再那么纠结了。”
  回忆起当初砸锅卖铁的韧劲,费美珍觉得自己都吓了一跳。“当时的勇气来自于不舍,要是不卖房子,我就从此不能再踏入这个行业了。”

一眼相中了黄郛文治藏书楼

从性格上来说,年轻的费美珍就显得很有自己的主见。18岁,作为劳务输出人员被派到深圳打工,100个同龄人都为背井离乡而哭哭啼啼时,她却欢欢喜喜地认为这是一个认识外面世界的好机会。
  好奇心用对了地方就能发挥巨大潜力。1994年冬天回杭州创业的她,做起了书法,绘画,印章等文化礼品的生意。“那时候,每年都有礼品展,我对那些有创意的小玩意都很有兴趣。看到美的东西都会引起强烈的震撼感。这种对美的追求,或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融入到我的细胞的。”
  正是对美的追求和探索,让费美珍一眼相中了位于莫干山集镇庾村的黄郛文治藏书楼。费美珍说,当年在外闯荡的时候,每年都会回到莫干山下的庾村买老布鞋送给各地的朋友。有一次回家乡,和一位设计师朋友一起游玩,发现了这座隐匿在山水间的藏书楼,隐隐觉得骨子里的艺术细胞与之产生了碰撞和交流。
  之后,她就买断了这座藏书楼20年的使用权,把精力花在了她认为值得一辈子追求的事业上——版画经营。在此期间,她邀请了著名版画家陆放教授,为德清刻画名山湿地古镇的版画。

让莫干山版画影响全中国

在费美珍看来,国画只能代表中国,油画只能代表西方。只有版画才是国际语言,可以共同交流;陆放成名于日本,文治藏书楼的主人黄郛在日本结识蒋介石;藏书票作为一种袖珍版画,起源于德国,而藏书楼又是莫干山200多栋别墅中仅有的出自德国设计师之手的建筑。那么,陆放版画馆选址在藏书楼就显得很名正言顺。
     这个想法得到陆放教授的支持后,陆放藏书票艺术馆在2011年11月底就正式开馆了。一幅幅挂在墙上的藏书票,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或戏剧,默默地展示着自身的艺术魅力。
  有了陆放的支持,费美珍脑海里的美好蓝图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让莫干山版画的影响力传遍中国。从具体操作上,费美珍很有规划,她将艺术馆定位为对外交流的平台,作为一个吸引艺术家来参观和布展的窗口。8月初,她的莫干山艺术邮票馆即将开张。到时候会在那举办小型的邮票展览活动。
  “其实邮票馆也是个教育基地,来参观的人可以在此研究欣赏不同邮票的文字、排版和色彩运用。”费美珍说,她最终的梦想是,联合艺术家发行个性化邮票,甚至让莫干山的邮票可以发行全国。

问:你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行业?
       答:我目前所从事的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算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文化创意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而文化产业本身就像是一个精致的女人,需要花本钱去养着她。因为热爱,我愿意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去从事这个行业,并将它做好。之前去深圳打过工,也在影视行业呆过,兜兜转转,我发现最喜欢的还是从事和艺术有关的文化创意产业,这是一个离美最近的行业,而且其中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
       问:能具体介绍下自己经营的公司吗?
       答:2013年5月,我以30万的注册资本成立了德清古遗风文化传播公司,希望将德清元素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后期,总共投入800万开张了3家“铺子”,分别是:陆放版画馆、莫干山艺术邮票馆以及许家洋房。前两个都属于交流平台,均对外免费开放。因为只有把馆办好了,才能把好的艺术家、作家引进来,才能让中国藏书票真正走出去。其中,艺术邮票馆将在今年8月初开馆,届时会举办一些小型的邮票展览活动。而许家洋房,我打算用以商业用途,借它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将其打造成影视基地,并开发出一系列的衍生文化产品,比如带有民国范的旗袍、扇子等。 

 人物问答

 

问:你产品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

       答:我现在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明信片和邮票的销售。和房地产开发商一样,我开发的是文化创意衍生产品,会有经销商负责文化旅游产品的贩卖。前三年,我主要在杭州的景点投放西湖邮票和明信片。其中,散客购买的《西湖韵》邮票系列就带来了100多万元的营收。在德清,我也专门邀请了摄影师和设计师,为莫干山的建筑群拍照制作明信片,主要也是用于投放各景区售卖。现在,我还在不断地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比如,将邮票放在相框中,作为艺术品和装饰品销售,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问:目前的压力和困难有哪些?

       答:总的来说,压力和困难有两点。一个是人才,一个是资金。首先,从大范围上讲,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是稀缺的。其次,相关方面的人才都会向一、二线大城市集聚。我们德清作为旅游休闲城市,洋溢的是有品质的慢生活气息,敢拼敢闯的年轻人一般不会将这作为创业的首选。而我们想招的人才又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天生的灵性和悟性,还希望他(她)具备足够强的策划能力和传播意识。如果能找到这样的人才,我愿意将股份以比例形式作为入伙条件。至于资金方面,我苦于贷款的时候没有东西抵押,想开发的衍生产品又非常多。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