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良民证日本曾入侵的有力物证

发布时间:2014-07-18

  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曾经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最近在古镇新市惊现的一张良民证,见证了日本曾经入侵当时繁华古镇新市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良民证是指抗战期间,日伪政权对占领区内老百姓的身份管理制度中推行的身份证明,有居民当地保长确认。日军为了维持占领区的安全,确定人员身份,进行了工程浩大的居民身份管理,为每一位占领区百姓发放良民证。居民出行,必须随身携带良民证,以备应对随时的检查。

  “你看,这就是日本人当年发的良民证。”在新市镇姬放弄1号,77岁的老先生朱和寿向记者展示一张日伪时期的新市镇户籍证(俗称良民证)。

  这张证长10厘米,宽7厘米。纸面已经明显发黄,照片已经遗失。这张编号031784的良民证是发给一位叫俞茂珍的女人,时年42岁,家住新市镇西勾城(现为吴兴区千金镇西句城村)。由新市镇守备队长浦野、区长沈丽卿(原件盖章模糊,经查证确认)盖章签发,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年一月二日。正面盖有新市守备队钢印。在证的背面,印有八项注意事项,规定了该证的用途以及补办、更改及禁止行为。整个背面盖有红色印章,经辨认为:德清县新市镇第二区区公所钤记。

  朱老先生告诉记者,这张良民证是他4年前偶然从梅林村一位老村民手中获得。而这张良民证也勾起了他不少童年往事,那些亲眼见证的日军暴行。他向记者讲诉了其中一件。

  那时候他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但仍然清楚地记得,在洋店桥(现已毁,只剩北面一个桥墩),日本兵把守着桥面,逼着中国人不能从桥面通过,只能手扶着栏杆从栏杆外慢慢通过。

  “这个桥有十多米长,人只能从栏杆外一点一点挪过去,整个人身子都在半空中,有些人一不小心没抓稳就掉进河里面,桥头的日本兵就哈哈大笑。冬天的时候掉下去冻死的、淹死的也有,想起来真是惨。”朱和寿老人说,这都是亲眼所见,绝无半点杜撰。

  而这位浦野守备队长又是怎样一个人,记者从一位当年在日本兵营做过伙夫的老人家口中了解了大致情况。老人家叫叶兴隆,已经96岁高龄,39年至41年之间曾在日本兵营做伙夫。他回忆,浦野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军人,个子不高但健壮,三四十岁,面露凶相,极为严厉。

  而关于那位区长沈丽卿,记者是在新市镇文化中心的历史资料中查知的,是日伪政权在新市的第一任区长。据工作人员介绍,沈丽卿在解放后被捕,并执行枪决。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