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看到了中国旅游的一种思路
7月11日下午,“寻找‘山与海’的记忆”德清旅游上海发布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沪上文化名家——著名艺术家、文艺评论家谢春彦、漫画家潘顺祺、学者陈子善教授和作家沈嘉禄等现身会场,与大家共话德清的山水人文。
谢春彦、潘顺祺、陈子善三位先生曾不止一次造访德清,今年6月下旬,他们结伴同游德清,谢春彦先生还在新市西河口进行写生。本次活动中,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携手《旅游天地》杂志社,推出了德清旅游专刊——《德清,慢生活由这里开始》,其中的序《德清,好去处也》就出自谢春彦先生的手笔。在上海科学会堂,记者对谢春彦、陈子善先生作了专访。
“做旅游,要有家国情怀,有的事可做,也可不做。”谢春彦先生之前说过的一句话,表达了他对于旅游开发的态度和观点。
“中国现在有很多地方都在过度地开发旅游,这不是一种好趋势。”谢春彦说,他与德清莫干山有过两次邂逅,即二十年前的炎夏和今年的早春,令他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德清仍然保持着一种平和清静,体现出一种教养和身份,这是难能可贵的,也使他从中看到了中国旅游的一种思路。“德清旅游的现状是平和的。唯有这样,人文山水才能得以保存,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既养育当地民众,也涵养来到德清的游客。我很希望再去德清,在那里做一个短期的居民,也为德清作一点微薄的贡献。”
陈子善教授说,一个地方的旅游,讲到底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德清在这两方面的资源都很丰富,而且在二者结合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我最近去了德清的新市古镇才知道,我所敬仰的翻译家、文学家赵萝蕤,以及她的父亲、中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赵紫宸先生都是新市人,我还在那里看到了电影《林家铺子》的拍摄地;莫干山有那么多的名人、要人居住过,引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就我的研究范围来说,郁达夫、郭沫若都在这里留下了诗篇,这些都让我感到亲切和惊喜。德清有那么深厚的人文底蕴,现在又有丰富多样的旅游形式,她真正当得起‘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八个字。”
本次德清旅游上海发布会还邀请沙画艺术家阎俊杰(老言)作了德清旅游主题沙画表演,竹林、洋家乐、单车、古镇、下渚湖等物象通过他手中的细沙一一呈现在光板上,并投射到现场的银幕上。老言说,为了这次表演,他看了5遍“山与海”宣传片,以及大量关于德清的资料,了解了很多莫干山的历史,第一次创作中融入了许多历史性事件以及“洛舍钢琴”等德清元素,后又四易其稿,对一些细节作了调整。“我在上海住了这么久,以前还真不太了解德清。通过这次创作、表演,我对德清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也有了很多认识,一个地方确实需要宣传,我现在很想去一趟德清,用所见所闻来印证我的这次创作。”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