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火车装卸工 每人每天徒手搬运30吨

发布时间:2015-08-04

“快,快,赶紧,火车到了!”随着组长陈国军的喊话,德清西货运站人力三组的装卸工人们迅速起身穿戴好厚重的工作服,拿上风斗帽,拎上一桶热茶水就匆匆往月台赶。“吱啦……”随着刺耳的火车车厢开门声音,人力三组的8位装卸工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时刚5点,天才微亮。


前一天晚上,接到有货车到站的消息,陈国军连夜通知组员们今早5点开工。“火车到站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装卸工作要第一时间进行,耽误不得。”早上4点30,人力三组的组员们早早到岗,趁着火车未到的间隙赶忙靠一下补个觉。


5点05分,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四节长16米,宽2.8米的庞然大物,车门旁拖拉机也已经停放到位。“今天卸的是玉米,算是最干净最舒服的了。”49岁的林型法介绍到,一节车厢一共1160包玉米,每包60公斤,70吨左右。说罢,戴上风斗帽,扶着车厢门,踩上踏脚,王文斌便进入火车车厢,紧接着一包包玉米被有序地搬运到拖拉机上。5点35分,满车100包整6吨,第一车装满,此时周边温度只有27℃,但8位装卸工人却已是挥汗如雨,后背的汗液渐渐渗透出衣服,拿起水桶中的塑料大勺,林型法大口喝下还未放凉的热茶水。


上午8点30分,第一节车厢卸货完毕,一大桶茶水也所剩无几,此时太阳高照,室外温度已达36℃,在装卸工人们的玩笑声中,第二节车厢开始装卸。记者跟随进入火车车厢后,只觉呼吸困难,头皮发麻,频冒冷汗,此时的火车车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太阳直射,俨然成了桑拿房,车厢边的温度计上赫然显示着42℃,而这仅仅才是早上9时的温度。在这样的闷热、高温环境里,德清西货运站的4个人力小组的几十位装卸人员平均每天要待上六七个小时,平均装卸30多吨货物。王文斌告诉记者,去年最热的时候这个温度计上过45℃。


现年49岁的王文斌干装卸工已经二十年了,木头、石头、煤炭、玉米、木板、饲料,这么多年来,已经记不清装卸过多少货物,有过多少次磕磕碰碰了,缝针挂水也是家常便饭。对于夏季的高温作业,德清西货运站的几十位装卸工人早已习以为常。“夏季一到,最怕的就是卸纯碱了。”纯碱在货运站装卸队员之间有一个可怕的名字——“烫粉”。夏日里,车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全身汗液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一旦汗液接触到纯碱就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王文斌的腰部至今还留着一大块烫伤的印记,所以每次要装卸“烫粉”,人力装卸组的工人们都会穿上雨衣,至于酷热,烧灼的疼痛感早已将之覆盖。


午饭时间,走访了4个人力装卸组后,记者发现,三四十个人力组装卸工人们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铁路货运这个活太辛苦了,除了一直在做的几个老工人,许多年轻人过来两天都坚持不了。此外,装卸人员一年四季得穿上厚重工作服,防止皮肤擦伤感染,在夏日里就更炎热了。”德清西货运站装卸队队长赵军表示,为了使装卸工人们清凉度夏,相关部门早已备好一系列的防暑用具、清凉用品,供装卸队员们降温解暑。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