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无情人有情
上周五,随着最后一家温室龟鳖养殖场关停拆除,乾元镇提前一个月完成了280家温室鳖养殖场的关停拆除任务,累计拆除养殖大棚及管理用房32万平方米,其中已复垦145家,面积15.2万平方米,减少高污染农用加温灶610只。
一直以来,水产养殖都是乾元特色产业,占了全县总数的1/3,总面积达34.7万平方米。任务如此艰巨,乾元镇是如何做到的?
“要我拆”变“我要拆”
58岁的戴黎明过去是乾元镇齐星村的甲鱼养殖大户。在政府宣传和引导下,如今的他已改行养起鱼来。“我请教了村上很多养鱼的老师傅,镇上还给我联系了农业专家,现在基本掌握了养鱼的门道。”虽然是个门外汉,但是老戴对这新行当还是很有信心。
老戴养殖甲鱼8个年头,每年净利润至少在十万,要放弃这一大笔收入,老戴也曾犹豫过。从去年5月开始,乾元镇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镇、村干部走村入户,采用联村、联户等方式,细致宣传,动情晓理。老戴终于想通了:“烧废料、排污水,光我一个人产生的污染就有很多。”
于是作为大户,他带头关停了甲鱼养殖。由于老戴养殖年头长,在甲鱼养殖户中有些威望,不少养殖户见他带了头,也纷纷主动要求关停。去年除夕夜,老戴的甲鱼开秤卖了个好价钱,正月里就忙着把甲鱼棚拆了。“按照以往的经验,过年的时候甲鱼价钱不会低。”老戴把这个经验告诉了同村的养殖户,不少温室甲鱼养殖户听了他的话纷纷在正月里出售甲鱼,卖出了好价钱。
村干部带头拆
前几天,随着全镇温室龟鳖养殖场关停拆除进入收尾阶段,联星村村委副主任计峰也愈发忙碌。2007年,他在舅舅吴饶坤的指导下养起了温室甲鱼,聪明的脑瓜加上甲鱼专家舅舅的指导,计峰很快掌握了养好温室甲鱼的技巧,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然而,全镇温室龟鳖整治刚开始,计峰却把全村的温室甲鱼养殖户召集起来,动员大家放弃养殖。 “因为养温室甲鱼收益不小,一听要关停甲鱼棚,很多养殖户当场翻脸了。”计峰依然记得,开会那天,养殖户你一言我一语,场面一度失去控制。
最后,计峰二话没说,现场带头签了关停协议,不少养殖户渐渐不出声了。这时,一直不说话的舅舅吴饶坤,也默默拿起笔在关停甲鱼棚的协议上签了字。
之后,联星村的整治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如今,村里几个养殖户渐渐复垦了甲鱼塘,大家离开了熟悉的甲鱼棚,纷纷转业种起了蔬菜瓜果,走上了绿色生态致富路。计峰和吴饶坤的4亩甲鱼塘里,已经种满了水稻,绿油油的水稻如今已经碰到小腿肚了。“再过三个月就能收割了,今年家里的米不用买了。”计峰笑着说道。
镇政府牵线解后顾之忧
金火村52岁的狄连松在自家的承包地上种满了玉米,成了蔬菜种植户,满心欢喜。而半个月前,狄连松的身份还是温室龟鳖养殖户,还差一点折了本。
原来,狄连松在去年签订了“今年六月前关停温室甲鱼棚”的协议,眼看约定的时间到了,他的甲鱼却无人问津。“往年这个时候都有经销商来收的,可今年不知道怎么,都没人来。” 天气越来越热,温室甲鱼的价格越来越低,狄连松愁得睡不着。
这时,狄连松突然想起来,前不久镇政府工作人员专门找过他,给他介绍了几个温室甲鱼经销商。原来,镇上考虑到一些未拆除的温室甲鱼棚基本都是小型养殖户,为防止出现销售困难的问题,镇上定期为养殖户和经销商搭桥,方便养殖户出售甲鱼。
狄连松赶紧找出了电话,联系了其中一个经销商。最后,狄连松的一万多斤甲鱼以16.5元的价格卖出。“我只有一亩甲鱼棚,算小户,不是特别熟的经销商也不愿意专门跑一趟。要不是镇政府给我牵线搭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狄连松说,这个价钱算挺高的了,他很满意。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