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让农民摆脱“靠天吃饭”困境

发布时间:2015-06-29

新安镇孙家桥村中心村集聚点的50多幢农民自建房建造完工,房屋的防雷设施怎么做?不少将要搬进新房的村民犯了难。巧的是,6月26日,县气象局党员干部路明带队的防雷安全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只要大家向气象局申请,我们就会赠送避雷针,并且指导安装。”路明的这番话,让村民乐在了心里。


今年,气象局党支部积极创建“气象为民”服务品牌,分别针对农业增收、防雷安全、公众科普、社会帮扶等工作建立了四支服务队伍,除了路明带队的防雷安全服务团队,党支部还建立了农业气象服务团队、公共气象服务团队、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分别进行专业服务,争当群众的“贴心保姆”。


“以往种田都是‘靠天吃饭’,丰收和减产得看年份好坏。现在好了,有了气象服务,我们播种、收割都有了依据。”今年,新安镇下舍村粮食功能区种粮大户沈炳水在气象数据分析基础上,即使面临不良天气,也成功完成过多次抢播抢种,他说,“这里头有农业气象服务团队的不少功劳。”


原来,除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气象试验基地提供的气候信息,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沈炳水基本每天都会收到服务团队的短信。他告诉记者,这些气象分析准确,为种田提供了保障,用他的话讲,“有了气象服务,安心多了。”


“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很大,常常落入‘靠天吃饭’的困境。”农业气象服务团队队长钱晖告诉记者,事实上,一直以来,为了给全县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县气象局就以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为重点,及时主动地为全县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准确、优质的气象预警。


不仅如此,服务团队建立了农业气象专家联盟组织和农业大户服务联系卡制度,通过定期走访、宣传培训、联合预警等方式,形成科技人员、气象协管员与农业大户“一对一”、“保姆式”的服务模式。此外,团队还开发粮油、蚕桑、畜禽、特种水产养殖、设施农业、敏感行业等15大类75种气象服务,建立全县18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库,通过短信、手机客户端等各种传播手段将天气预报、气象提醒、预警信息传送到广大公众和农民手中。


“今年我们局党支部继续深化‘气象为民’优质品牌服务,通过组建专业、具有特色的服务团队,建立服务机制,落实服务措施,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创建取得实效,群众得到实惠。”县气象局副局长徐亚芬告诉记者,目前,各个服务团队已经制定出了全年的服务计划,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也将一如既往地开展结对共建、扶贫帮困、社区气象科普宣传等活动。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