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日前,《德清新闻》刊发的《“信用”成第二身份证》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雷甸镇从一个镇的层面全面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这种做法难能可贵,值得点赞。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诚信缺失有如社会的“溃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弥散。从经济领域发生的“毒奶粉”、“地沟油”、“塑化剂”,到社会领域的假户口、假身份、假证件等事件,再到大量腐败案件的爆发。严重的诚信透支,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
诚信不仅关系着个人的道德品格,还关系着城市的文明形象,关乎国家的竞争力。美国政治学者弗兰西斯·福山所说:“一个国家的福利及其他参与竞争的能力,取决于一个普遍的文化特性,即社会本身的信任程度。”重建个人信用体系,成为全社会强烈的呼声,已经刻不容缓。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一篇大文章,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一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制约”的社会共识。一方面,发挥信用系统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把不守诚信的个人或企业列入“黑名单”,让其付出失信的成本代价,加大对失信的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另一方面,加强对信用体系的宣传,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诚信文化环境建设,提高对守信的组织和个人授信额度,让诚信者真正享受信用社会的红利。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