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洛舍东衡汉墓将原址保护

发布时间:2015-04-16

不久前,《德清新闻》有关洛舍东衡汉墓考古发掘的新闻吸引了广大读者的眼球。现在野外考古发掘已经结束,但是汉墓的保护工作正在继续。昨天记者了解到,此汉墓将被原址保护。


据向县博物馆了解,此次东衡汉墓考古发掘共出土了24件器物,其中陶、瓷器19件,其余的为铜、铁器,部分器物文物等级较高。目前文保人员正在对文物进行清理、修复。此次考古发掘还有一大亮点:该墓葬保存得非常完整,使得考古人员第一次看到了近2000年“原封不动”的汉代墓葬。


此前的报道中已谈到,汉代人崇尚“厚葬”习俗,死后坟墓做得特别考究,把死者生前的宝贝作为陪葬放进墓室中,因此常常引人盗挖。加之汉代至今年代久远,经过一代代盗墓贼的侵扰,形成了汉代墓葬“十墓九空”的现象。即使幸免盗贼之手,绝大多数也已坍塌。县博物馆原文保所所长朱建明说,他从事了30多年文保工作,参于发掘的汉代墓葬不下百座,可他没有发掘过一座未遭人为破坏或自然损坏的完整的汉代墓葬。


据文保人员介绍,此次发掘的是东汉中晚期的券顶砖室墓。券顶砖室墓始于东汉,此前的墓葬为土坑墓,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四周用石或砖围砌,然后放入棺椁,覆盖泥土。券顶的出现是古代建筑技术的进步,它是在地面之下利用券顶拱的力学原理,建成一个可以承受压力的墓室空间,然后把棺椁及陪葬品放人墓室中,再封闭起来,就像在地下建了一所房子。但是,券顶砖室墓不能承受太大的压力,尤其是大跨度的墓室,因此大部分券顶砖室墓经受不了岁月的考验而塌陷。直到六朝时期,才出现了更为坚固的穹隆顶墓。


东衡汉墓之所以被考古人员格外重视,除了没有被盗挖破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这样一个长5.6米,宽2.4米,高2.7米的墓室,经历近2000年岁月,竟然没有一点变形、坍塌,以原始的面貌展示给了现代人,这在同时代、同规格的墓葬中是极为少见的,证明德清的祖先在汉代已经熟悉力学原理,并予以应用。这对研究古代建筑史,以及墓葬习俗和建造技艺有重要的价值。而且,东衡汉墓墓室内壁布满深峻清晰的“万岁不败”文饰,给人以华美感,不失为古代的一件建筑艺术品。


东衡汉墓是东衡村在开挖山坡时偶然发现的,该村原计划在那里筑路建房,汉墓的出现,让东衡村干部既喜又忧,喜的是东衡村发掘出了较高规格的完整的汉墓,如果得以保护留存,将给东衡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增色。忧的是汉墓的存在,势必要改变原有的建设规划,重新规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于是,汉墓的保留与拆除引发了争议。


昨日,记者从文保部门获悉,东衡汉墓将在原址得以保留,此情况已向省有关部门作了报告。东衡村正在重新规划建设方案。汉墓的保护和展示工作也在进行中。


在今天,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矛盾比较突出,东衡汉墓差一点成为隆隆挖掘机下的一堆碎砖,又差一点遭盗墓贼的毒手,还差一点因建设需要而被拆除。但是它最终被完整地保护了下来,这是文保部门和东衡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德清人注重历史文化的体现。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