泔水都去哪儿了?
昨天上午9点,莫干山镇劳岭村保洁员徐长富开着垃圾车,到劳岭村及其周边的28家农(洋)家乐,收集餐厨垃圾。一个小时后,满满一车共五十多公斤的餐厨垃圾被运往位于鸭蛋坞的一个餐厨垃圾集中处理中心。“这些剩饭剩菜到了这里,可就成了‘宝贝’。”老徐说。
餐厨垃圾如何变废为宝?记者了解到,餐厨垃圾被倒入处理中心的有机化处理器后,经过四五个小时处理,可自动实现油水分离,产生的废油由化工企业协议回收,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被排入污水管网。而剩余垃圾经过粉碎、烘干则变成有机化肥,可赠送给农户、农场用于有机农产品生产。
据了解,这是我县首个餐厨垃圾集中处理中心,于近日建成并正式运行。
“如此一来,餐厨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同时,也有效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保护生态环境,也实现资源合理化再利用。”
县食安办工作人员介绍说,去年9月,我县出台了《德清县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餐厨垃圾实施规范化管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县民宿经济发展,莫干山镇成了农(洋)家乐的聚集地,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加餐厨垃圾,“餐厨垃圾被直接倒入垃圾桶,既不环保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为有效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合理化再利用,我县率先在该镇的农(洋)家乐中安装油水分离器,并投入四十多万元建成餐厨垃圾集中处理中心,由村保洁员专门负责对劳岭村及周边的农(洋)家乐产生的餐厨垃圾进行收集、运输。目前,该处理中心可日处理餐厨垃圾200公斤,最大处理量可达600公斤。
另据了解,接下来,我县还将在下渚湖旅游风景区、新市仙潭食坊、学校食堂、大型餐饮单位推广建设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以进一步保障公众饮食安全,促进生态消费。
相关链接
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势在必行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其成分复杂,主要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近年来,我国餐厨垃圾数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
厨余的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易腐烂,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且容易滋长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同时,厨余的废油还容易被一些不法商家回收利用、制作成“地沟油”,危害公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势在必行。事实上,我国不少地方已开始实施餐厨垃圾的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餐厨垃圾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提供微生物生长需要的淀粉、纤维素、糖类等物质,餐厨垃圾的统一回收集中处理,一方面可以通过接种前的高温灭菌杀灭那些有害病原菌,另一方面通过接种有益的微生物改善去组成成分,另外产生大量的单细胞菌体蛋白得到积累,另外也避免了餐厨垃圾对环境和人体所可能造成的威胁,从而实现餐厨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