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村:土地流转“转”出效益惠村民
早上五点,吴阿火家就亮起了灯,接着次第响起窸窣的穿衣声,哗啦啦的洗漱声,呼喊声,开门声,吆喝声……然后吴阿火和老伴两道人影相携,骑着三轮车离开家门,去到两里外的高桥集镇销售自家种的蔬菜。
在禹越镇三林村,63岁的吴阿火算得上是种菜专业户了。他从来没有去厂里上过班,自打年轻时开始就做着蔬菜自产自销的活计。几十年来,他起早贪黑,也如大多数农民一样,一年下来只是略有盈余。不过这两年,相比早前在自家地上种菜,吴阿火承租了三个薄膜大棚进行蔬菜栽培后受益颇多。
吴阿火的大棚菜地位于三林村委楼前。这一片三百多亩的土地都是村里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起来,然后承包给德清大禹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老板范雪明建起大棚搞起观光农业,其中租给吴阿火等几位有需求的村民一部分,剩下的都自己管理。
“在租这个大棚以前我是在南边自己的地上种,露天的。那时候,只能按着天气来,什么季节种什么蔬菜,否则就种不活。不像现在,在温室大棚里,想种什么种什么,只要能卖出去。”吴阿火从芋艿堆里直起腰,向记者介绍,虽然以前是自家的地,不用租金,但产出实在是少得可怜,每个月和老伴两个人,忙个不停还赚不到三千元。但现在,通过温室大棚的栽培,两个人一个月至少可以赚到六七千元,这对两个六十多岁的老年人来说,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吴阿火说,这也全靠了村里土地的集中流转,还有租给自己大棚菜地的老板范雪明,他这两年只收了村民每个棚每年两千元钱的租金。范雪明自己开酱菜企业,对食品行业的商机有着敏锐的嗅觉。2012年开始,他大举进军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到去年底,已承包三林村口近三百二十亩土地,种植了各类蔬菜和水果,主打亲子游和自由采摘,一年多来已接待前来观光的游客一万多人次,给三林村乃至禹越镇都带来了不弱的人气。
三林村朱松法副主任告诉记者,自从四年前三林村开发开始,村里就与村民和承包商协调,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流转,最后在2012年将一期一百多亩土地承包给范雪明,2013年,又扩大了一百多亩的土地给他进行果树栽培。
对部分村民来说,不但每年可以收到的租金相当于当年种植粮食能够产出的经济收益,还能让他们从田地里解放出来,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而对吴阿火他们来讲,则让他们有了更好的条件,去踏踏实实地种菜卖菜,过上更富裕的生活。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