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村有两个村民“参政团”
五四村在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中,借助德治、法治、自治“三治一体”,打响社会治理攻坚战。大半年以来,全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主任阮建强说:“我们一直在摸索基层治理的‘金钥匙’,实践证明,‘三治’成效明显。”
近日,记者走进五四,现场感受这一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
生活习惯改变了
沿着梧桐大道一路前行,满格的无线WiFi信号告诉记者,已经置身于五四村。宽敞的村道两旁,成片的玫瑰园簇拥着一连排的农民别墅,充盈着无限的生命力。
施年春今年62岁。上个月,家里的庭院被评为全村的“十佳美丽庭院”,这些天,他逢人便咧开嘴笑,自家庭院全景照更是成了他手机的屏保,家人都夸他替全家争了光。
摆弄花花草草这五六年来,老施的生活习惯有了更为深刻的改变。前些年,在副食店买了香烟,一时没留意就把包装纸一扯往路边一扔这事也是有的。但如今,老施可干不出这事儿。“小家要美,大家更要美。”老施拍着胸脯告诉记者,“村里搞起了拆墙透绿和环卫一体化,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大公园。哪个村民要是有不文明的举动,背后可是要被人点手指的。”
“其实,开展‘美丽庭院户’评比实质,就是要大家都来保护环境,以自身力量做示范,不断激发村民的责任感。”阮建强告诉记者。
村里大事一起定
五四村有两个村民“参政团”,“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审查村里的账面,而“工程监督组”顾名思义就是监督村里的建设工程项目。当然,除了这些,村里的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都必须先经过他们表决一致后,方可付诸实施。
老党员沈土轩是“参政团”的一员。“参政”后的第一个工程项目就是新建村委办公楼。“要不要新建、谁来建、怎么建……建楼期间,村里三天两头开会,听取我们的意见建议。”老沈欣慰地说,“老都老了,村里还专程把我们请来。信任我们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村里对老百姓负责。”
“村民有不少好建议都是我们想不到的。让大家参与到政府的相关工作中,让他们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不仅可以依法监督,提升决策的科学性、而且能让决策得到更普遍的拥护,实施起来也更顺畅。”阮建强说。
村民当起“老娘舅”
村里开展农村污水治理项目,这对村民来说原本是一件大好事。村民王水华家住麦场里组,家中生活污水都是排入一口早年自己挖的井里。“年纪大了,实在不愿意折腾。”一直“将就”着的王水华说什么也不愿意改造。
乡亲邻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帮着村干部一起上门讲道理。“老王,污水井离你家最近,要是不接管道,以后吃苦的可是你自己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老王虽说脾气犟,但道理还是听得进去。和家里一商量,利索地就把家里的四种生活污水都接入了排污管。
村里事,村里定。去年以来,村民们当起宣传员和调解员,参与到了河道治污、环境卫生、生活方式、道德是非、村规民约等工作的宣传中去。“村民自治提高了主人翁意识,全村‘德治’环境好,村里大小决定都依法办事,矛盾自然少了。”阮建强说,如今村里“安耽”不少。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