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拉网捕鱼赏民俗 鱼汤饭里品年味

发布时间:2015-01-13

1月8日,洛舍镇水产村渔民陆阿华在洛舍漾南滩承包的15亩鱼塘终于迎来了冬捕丰收的日子。这一天,陆阿华都在忙碌与喜悦中度过。


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洛舍镇的水产村里却已勾勒出浓浓的年味画面。


巨网捕鱼展民俗画卷


早上6点,天还没有亮,在南滩却能看见一束灯光。在岸边,头戴皮质鸭舌帽的朱财强穿着橡胶衣正和妻子李梅一起转动盘车。二人是从江苏宜兴过来的,专以捕鱼为生。夫妻俩只穿着毛衣,在寒冷的冬日都能依稀看到从口中呼出的白气。



盘车转动,渔网的麻绳慢慢收紧,夫妻二人合力扯着渔网拉到岸边,随着渔网的范围缩小,鱼被赶到越来越小的圈子里。有时候,朱财强会跳进冰冷的水中,拖动着渔网递给岸边的李梅。“收网可能要一个多小时。”朱财强说。




天空泛起鱼肚白。陆阿华和几位朋友撑着三艘小船从慢慢收拢的渔网外围聚集,帮忙拉着渔网。有些活跃的鱼不甘于被捕捞,开始奋力往渔网外面跳,在天空划过一道优美的弧度,然后落入渔网外的水中,溅起小小的水花,获得了暂时的自由。


朱财强说:“因为这次主要捕的是下沉鱼,所以没有那么多鱼会跳出水面,大概90%的鱼都能被捕捞上岸。”


7点左右,300米渔网围成的大圈已经缩小成一个直径仅几米的圆,不时地有鱼跳出水面。钱海明承包的鱼塘就在陆阿华的鱼塘旁边,他当天过来帮忙。头戴毡帽的钱海明叼着香烟,乘船拉网,跳进鱼塘收网,干活丝毫不含糊。




此时太阳已经升起,刚才收网的船上落满了白霜。渔网在众人合力下聚拢在了靠岸的一艘大船边,在大船上聚集了十几位来帮忙的朋友,他们纷纷走向渔网两侧的船里。另一艘载着竹竿的船稳稳地停靠在渔网旁边,陆阿华举起竹竿插入3米多深的水中,用力将竹竿往下压,四根竹竿围成了一个天然的鱼箱。陆阿华告诉记者:“这是等一下分拣鱼要用到的鱼箱。青鱼、白鲢要分类,还要分大小。”


收网进入了最后阶段。和着“1、2、3”的口令,大家一齐发力,拉着渔网与满池的鱼进行力量比拼。朱财强脚踩着渔网,整个人都快要扑到船沿。有人在打滑的船上颠簸摇晃,几次摔倒,引得在大船里围看的朋友们乐个不停。



300多斤鱼5口大锅

鱼活蹦乱跳,拍起的水花溅到了朱财强的脸上,他也顾不上擦一下。架起竹竿将渔网分成三格后,众人开始分拣鱼。




每捞起一条大鱼,船上和岸边的所有人都会欢呼,甚至鼓掌。有时候,鱼会挣脱出网兜,重新跃进渔网里。陆阿华抢先拿杆秤称起了一条大鱼的重量,“32斤!”陆阿华的声音在人群里炸开了锅。“这么大!”有人不相信地拨开人群想要探个虚实。


一个多小时后分拣才结束。陆阿华喜滋滋地说:“这一次应该收获有2万多斤鱼。”许多人闻讯来买鱼。杭州的李先生早早赶来,一口气买了10条青鱼:“听朋友说今天这里捕鱼,就过来买一些,回去晒鱼干。”








洛舍鱼汤饭的美名与捕鱼的传统密不可分。呼朋唤友来帮忙捕鱼后,晚上要拿一些鱼做菜招待,请上亲戚朋友一起来分享收获的喜悦之情。


晚上5点,陆阿华在洛舍镇居委会食堂宴开十八桌。而下午3点前,食堂的厨房便开始忙碌。300多斤鱼,两名厨师和几名帮手,3个土灶加上5口大锅,要准备十八道菜。厨师忙得不可开交,都顾不上回答记者的问题,一会儿掀起锅盖看火候,一会儿搅拌起鱼浆做鱼圆。





陆新荣专门烧制鱼汤饭已经有七八年了,捕鱼忙碌的时候一个月里就有十几场鱼汤饭的活。“我们小时候老是吃鱼汤饭,差不多过年的时候,整个村都聚在一起吃,今天去这家,明天到另一家。”陆新荣回忆起儿时鱼汤饭中最爱吃的食物说的就是鱼圆,而说话间他手里的勺子在鱼浆里旋转个不停,攒成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圆子落入水中,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




鱼汤饭是一桩大喜事

陆阿华站在门口迎接着亲朋好友,亲戚一来就先问他当天的收获如何,陆阿华便开心地与人分享:“还不错,鱼都挺大的。”以前,好的鱼都拿去卖,小鱼拿来做鱼汤饭,但现在,陆阿华挑了好鱼来宴请大家:“跟办喜事一样。”


食堂里的人渐渐增多,熟人相见自然有聊不完的话题,原本冷清的食堂也一下子热闹起来。而整个厨房笼罩在大团大团的白气中,柴火裂开的“劈啪”声和油锅翻炒的声音把愉悦感悄悄堆积,扑鼻的香味更是令人食指大动。









烧火的费银财今年已经70岁,这天也去帮忙捕鱼,结束后再来厨房帮着烧火。烧鱼汤饭的火也有不少讲究:“火要烧得小,汤头才会又浓又鲜。”


锅里鱼汤“咕嘟咕嘟”地在冒着气泡,客人也差不多到齐了,满满的人群让人有了过年的错觉。终于等到正式开饭,陆阿华满脸笑意从未停止,举杯来到每一桌前与人共饮。鱼汤饭的主角鱼汤最后压轴登场,白色的米饭在小碗里堆起小山,在上面淋上几勺浓稠的鱼汤。整碗饭浸透了鱼汤,在灯光下泛起光泽,香气宜人。


费银财说,小时候一年当中也就这一次吃“好吃”的机会。年轻时候卖力气帮人家捕鱼,等到吃鱼汤饭的时候感觉更加美味。当时定好日子捕鱼是不会更改的,雨雪无阻。“以前看人家捕鱼凑热闹,我还掉下了水,大人都去帮忙捕鱼了。水不深,我就一声不吭地自己爬起来。” 红彤彤的火光印照得费银财的脸发亮,仿佛和未变过的鱼汤饭传统一样,时间都停留在他儿时那快乐的记忆里。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