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村:“猪司令”改行成“虾司令”
临近中午时分,乾元镇卫星村许家墩河畔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洗菜汏衣、谈笑风生。“这样的情景已经十几年没有看见了。”村民陈水金说,村里人养了十几年猪,河道成了臭水沟,“别说洗菜,就连洗个拖把都嫌脏,走路都要离河远一点。”
陈水金在卫星村住了30多年。在她记忆里,以前村里的河港还是清的、空气里也都是乡村的气息。但是,十几年前村里人开始养殖生猪,从散养到规模养殖,污水处理上仍延续着以前粗放的模式。
不久,村内的河港无一不遭殃,就连空气里也开始弥漫着猪粪臭,一到夏天到处都是苍蝇,连窗户都不敢开。
村主任朱超英对这样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感受。“当年,为了致富,我们村干部带头,带领大家大力发展养猪业。”她说,尽管腰包鼓了,但环境破坏了,日子过得也并不舒服。据介绍,全村一共719户村民,有252户是生猪养殖户,生猪存栏量最高时达到4.8万头。
改变旧面貌,创造新生活,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是唯一出路。201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乾元镇党委、政府以铁的决心大力推进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作为全镇养猪大村的卫星村,成为了此次整治的重点村。一年多来,乾元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卫星村拆猪棚、治河道、整环境。截至去年5月,全村248个养猪场全部关停拆除,仅保留4家,并完成绿化复垦。
同时,随着村里还大力推进和美家园建设,进村道路种上了绿化,村里中心公园、门球场、文化礼堂等也纷纷建了起来。
不当猪倌后,村民们纷纷转产就业,掀开了生活的新篇章。“养猪场的关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曾经是村里最大的生猪种植户王四弟离开养猪场后,承包了100多亩虾塘,“猪司令”成功转型成了“虾司令”。
而村民徐莲花关停自己家的养猪场后,在镇上的华宝玻璃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过起了朝九晚五的工人生活。她说,拿着工资、身上再也没有猪臭味、门前门后都是青草绿地,这样的生活才叫幸福!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