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一场官司“逼”出的成长

发布时间:2015-01-06

近日,钟管硕华医用塑料有限公司厂区北侧,新型1亿50万只一次性生物细胞耗材项目生产线上的忙碌场景,将这幢新建的3层厂房填充得满满当当。“公司新的研发中心也准备建设,有800平米。”说这话的是公司总经理助理谢小良。谁能料到,两年前,谢小良还是一名普通的生产工人。这一切转变,还要从那场官司说起。


2012年10月,药学毕业的谢小良来到硕华应聘。根据工作经验,小谢选择了专利申报这个岗位。可是,为了使员工能更加熟悉公司产品,1986年出生的小谢被安排到了一线生产岗位。时间一天天流逝,谢小良每天重复着机械的劳动。看着公司生产研发了血清移液管、细胞培养系列、真空过滤器等200多种产品,却在申报专利方面一片空白,谢小良急在心里。


2012年11月,一直顺风顺水发展的硕华突然接到了一张来自北京法院的传票,称其产品涉及专利侵权。怎么办?这时,公司董事长蒋峥嵘在翻看员工简历时候想到了谢小良或许可以帮到公司。经过层层考核,谢小良脱颖而出,受到重用。经过几个月的团队努力,硕华终于打赢了和广州同行之间的这场“专利仗”。


这场刻骨铭心的仗让蒋峥嵘意识到,“公司发展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润,走科技创新之路才是正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2013年,公司开始主动申报产品专利,仅当年就申报了50余项专利。当然,这些项目的申报都由谢小良一手操办。


2011年投入158万,2012年为165万,2013年达到了205万,去年则上升为320万。这些都是公司投在科技创新上的钱。正是如此大手笔的投入,硕华从当年科技创新领域的“门外汉”转身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眼下,已拥有实践成果转化6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2项。目前正在研发的有9项。其产品走出国门,远销欧美、马来西亚、巴西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和产品的知名度成正比的就是谢小良的职务。两年时间,他就从一名生产一线工人“摇身”变成了总经理助理。用他的话说,公司和他个人的成长,是官司给“逼”出来的。没那场官司,他可能还在庸庸碌碌地过日子。


毫不夸张地说,谢小良的成长就是硕华医用的发展“缩影”。那场官司后公司一直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产值连年倍增。去年,公司产值已从2012年的2600万元上升到了4000万元左右,每年增幅20%左右。此时的硕华有了科技的支撑和护航,再也没有惹上过官司。


新厂区的建立,先进设备的引进,雄厚技术力量的积累……这一切,都为硕华的科技创新之路攒足了资本。谢小良告诉记者,研发是企业发展催化剂,公司准备按照省级研发中心标准新建企业研发中心,为硕华发展再添一把火。


当然,发展离不开“外力”的强大支持。这几年,硕华一方面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结缘”,另一方面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对高科技人才予以资金配备补助,甚至准备新建一栋四层共3000平米的人才公寓……正是对科技创新的不懈坚持,让硕华和硕华员工对未来有了更美好的憧憬。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