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种植园解决12家猪场沼液 全市首个“农牧对接”有效落实
元旦假期里,龙阳湾蔬菜种植园的驾驶员闻海平没有休息。早上8点左右,他依然像年前一样,开上槽运车,开往洛舍三家村三支头沈国英的养猪场,运送那里的沼液到种植园来作有机肥。
这个养猪场是洛舍保留的12家生猪养殖场里最大的一个,生猪存栏数达到了2200头,猪棚面积也达到了8000平方米。每天产生的猪粪沼液就达10吨以上。“在以前沼液的处理确实让我很伤脑筋。现在好了,每次都让龙阳湾的车子来拉,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说起这事,沈国英还是挺满意。
自元旦前夕,洛舍镇养猪协会负责人潘金泉与开发区龙阳湾蔬菜种植园负责人陆建平签订的全市首个农牧对接整体协议实施后,双方火速落实了起来。养猪协会委托龙阳湾蔬菜种植园,全权负责镇上保留的12家猪场的沼液,将其运到菜地作有机肥料。
农牧对接,说说容易,做做难。难就难在,沼液天天要排,而需要沼液的鱼池、茭白田、水稻田对肥料的需求是有季节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洛舍镇与龙阳湾蔬菜种植园有了新颖的解决办法。
潘金泉说,冬季需求少,每天4车,即每场3天一车;春秋季每天6车,即每场2天一车;夏季需求最多,每天12车,即每场1天一车。每车不少于5吨,另外运行所需的工资、油耗、保养、保险等费用,包括安全全部由种植园负责,与协会无关。
一个镇所有猪场的沼液不用出场,全部由一个菜地来负责运送、消纳解决,且不用出购买槽运车的钱,不用出聘请司机的费用,路上出问题也不用生猪户操心,责任全部由菜园担。那么生猪场又有什么义务呢?
“现在我们每运一车沼液就会做好记录。”陆建平说,“养殖方按季度将沼液清运费支付给我们。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各猪场统计后,我们根据实际运输车数按每车80元向协会结算。如果未及时清运沼液给猪场造成环境或生产影响,他们有权拒付部分或全部费用。”闻海平现在手头有个本本,就是县农业局发的记录沼液车数用的。
生猪养殖这一方只需出80元一车的钱,就可以足不出户将沼液解决;菜园另一方出了买车钱、雇人钱和其它运营费用,除了可以每天运营赚到合理的钱,还可以将这些沼液拿到菜地用作有机肥,减少肥料的投入并提高菜的品质,一举数得。对此,县农业局局长胡雪荣褒奖有加。他说,这个模式对洛舍镇是件大好事,对全县所有的生猪保留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可借鉴的生态循环模式。
据统计,目前全县保留生猪养猪场共有531家,其中:520家已建成污染治理设施,包括沼气池2.5万立方米,可对接消纳8.1万亩。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