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塍头“封港”的河道重新“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4-12-30

趁着大太阳,村民高雪荣在家门前晒起了番薯干,一片片琥珀色的番薯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剔透。“换作以前,哪敢在家门口晒这些吃的呀。”老高边拨弄着番薯干边嘟囔着。


老高是钟管塍头村人,家门前距离塍头公路不过十米。新铺的柏油马路让人感觉就像住进了城里,道路两边错落有致的景观带足足有10米宽。


“这一年来,村干部基本没有节假日,组长会议常常都是晚上才有时间开。”村书记王忠泉说。好在,这一番付出,得益的是全村400户村民。


临近中午,东海组沈伟荣家正准备洗菜做饭。沈伟荣的妻子告诉记者,如今家中除了厨房污水,其他的洗涤、厕所等污水都被分门别类,统一纳管进污水处理池。“早知道这么方便,当初也不会反对了。”


原来,沈伟荣家的晒谷场今年上半年刚建好,但生活污水改造,新建晒谷场就得凿开。作为组长的沈伟荣当然支持。可是一开始家里人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好说歹说,沈伟荣说服了家里人后顺利地进行了改造。


“以前,虽然建了化粪池,但没有做硬化,污水其实都渗进了地里。有时,一下大雨,未经雨污分流的管道就会堵住,污水溢进了附近的渠道和鱼塘。”沈伟荣说,“影响村庄环境的事就是大事情。”


现在,让沈伟荣全家高兴的是,纳管以后,居民家中的生活污水全都有了一个相同的去处。汇集到窨井,通过铺设的地下管道流入污水集中处理池,进行生化、净化处理,方便又清洁。


如今,全村纳入生活污水改造的360余户农户,90%以上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改造。


家里的污水有人管,村里的黑臭河当然也要管。


途经塍头村的河道分别是横港、塍头港和杨家埭港。特别是被列为全县“三河”的杨家埭港,在河港边住了一辈子的谈木青和杨阿狗,见到记者就滔滔不绝。“住了一辈子,没想到还能看到这河变干净的那一天。”


的确,这一年的变化,王忠泉自己也坦言没想到。以往,村里每年都会花七八万来清理河道垃圾,搞搞卫生,但钱花了却治标不治本。今年,村里铆足了劲,在河道清淤、长效管理上的“开销”达到20余万元,足足是去年的两倍多。


“下狠心”投入的结果也让人欣慰不已,通过治理,塍头村摘掉了戴在头上几十年的“黑帽子”。不仅如此,塍头村还从全镇生猪养殖户最多的村,如今只保留了9家,并全部完成治理。


除了杨家埭港,横港和塍头港经过中小河流整治,原本被淤泥“封港”的河道如今也重新“活”了起来。原本让人捂鼻而过的河岸边,600米的砌石加上绿化种植,俨然成了村民散步的首选之地。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