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力塑党员干部新形象

发布时间:2014-12-24

从新安镇城头村村委往南约400米,一块蔬果满枝的田埂跃入眼帘。若不是一旁对比展板的提醒,谁能想到,这里之前还挤着数十间违法建筑,垃圾随意堆放。

“事在人为,更何况是拆违工作呢。”新安镇城头村村主任沈法根说。当初,为了动员一位70岁的朱老伯自行拆除自家的违章建筑,沈法根和村干部延长工作时间,开展夜访拆违业主活动,不仅多次陪着老人家聊天到深夜,还一一做通老人两位子女的工作,使朱老伯终于签下了拆违协议。

“三改一拆”专项整治,需要基层党员干部攻坚克难,也需要党员干部率先垂范。

拆违一直被人们称为“头号难题”,也是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刚开始听说要拆,老百姓们的思想都在拆和不拆中徘徊,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此时,党员干部的违建拆不拆,成了拆违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风向标”。

在乾元镇卫星村,全村生猪养殖户有252户,猪棚面积达14万平方米,是全县生猪存栏最多、生猪养殖户最多的村庄之一。去年9月,卫星村召开拆猪棚动员会后,村主任朱超英第一个签了约。

朱超英坦言:“说不心疼是假的,这个养猪场每年可以产生20万元左右的效益,但作为村干部,既然有规定,我就应该带头拆,否则以后村里的工作开展不了。”

朱超英第一个带头拆违,是我县在拆违攻坚战中基层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生动实例之一。

在我县,党员干部不仅率先带头拆,而且做好亲属亲戚朋友的工作,做到拆违不偏私。武康镇龙凤村村书记吴昌清自家没有违建,但他的大哥在村口有一处700多平米的违章建筑。

村里动员会一开,吴昌清就找大哥谈心:“全县拆违,我是党员,又是村干部,必须带头。”即便大哥一度都跟他翻脸了,也丝毫没有退缩。经过吴昌清的执着努力,大哥也主动把自家的违法建筑给拆了。

在龙凤村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十组的村民周梅香。她家属于“一户多宅”的整治对象,家里不仅堆放着农具,而且还有家具、日常生活用品。但因为平时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儿子又长期在外读书,要清空需要较长时间。为此,村干部们化身“拆房队”,帮她联系挖掘机、运输车,还主动上门帮助清空。

“本来我自己可能要一个多月才能搬完,有了拆违人员的帮助,我不到一天就把东西搬完了。”周梅香说,拆违人员搬迁时特别细心,她很感激。

“三改一拆”工作不仅改善了城乡面貌,更是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锻炼了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增进了班子的凝聚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