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德清旅游回头看(之二):德清旅游,如何留住游客
上周末,一辆沪A牌照的金龙大巴停靠在了庾村清境文创园。车上三十几位来自上海的游客都是冲着德清乡村旅游慕名而来。傍晚时分,迎着暖洋洋的夕阳,大巴车重新驶上了09省道。
一名旅游界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哪怕这里的游程在傍晚才结束,导游也会把游客拉到杭州去”,借此说明德清一日游的经济效应只体现在门票和餐饮上,却没有住宿的份。
如何留住游客?
“尽管这里打造了民国风情小镇,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上海游客刘响向记者道出了回程的缘由,“既然将这里定位为民国风情小镇,那就要给游客呈现一个五彩缤纷、文化灿烂的景象。但这里,还有所欠缺。”
“除了几栋造型独特的建筑和庾村车站,还缺少其他有关民国的旅游产品。”刘响一针见血。
“通俗一点说,新疆的火焰山无非就是一片黄土,兵马俑以前就是庄稼地,为什么每年还是有那么多游客。就是因为那里的文化积淀,让游客有了前往探索的动力。”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德清旅游业走红却难逃莫干山“眷顾”,业内人士笑称,“德清的名气是靠山吃饭。”
但令政府苦恼的是:一方面,假日或旺季火爆,一房难求。但平时却游人稀少。另一方面,游客来过德清就走,很难留住人。一组数据恰好佐证了这个事实:今年“十一”,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5.66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游游客21万人次,接待一日游游客34.66万人次。
人们不禁思考,德清的旅游景点如何才能留住人?
“德清竟然还有这么美丽的风景。”......关于钟管蠡山,记者发出的一条微信在短短几分钟内收到了不少点赞。连德清人自己都不知道县城里有什么旅游景点,对外地游客来说,将德清依然想象成“只有莫干山“也不足为奇。
除了名山湿地古镇。德清还有什么?在采访中,记者请美都、中青旅和吴越风情三个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推荐德清一日游的景点,三者的答案出奇地雷同。大家都不假思索地说,“无非就是名山湿地古镇。”个别旅行社还将拥有千年历史的新市古镇描述为“古镇没什么好看,逛完全程个把小时足矣。”这话不免让人觉得心寒。
其间,只有美都旅行社工作人员小余向记者推荐,“可以去五四村看看,今年西部乡村旅游发展很不错。”但问到我县中东部是否有其他景点可去时,小余却答不上来。
近年来,我县旅游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作为我县中东部来说,旅游产业发展平平淡淡并不是因为景点少或者没有吸引力,而是好多景点起步早,发展慢,至今处于“哑炮”的尴尬境地。此外,旅游市场发育不成熟、旅游要素发展不平衡、旅游从业队伍良莠不齐、景区管理水平不高等都是存在的问题。
58岁的韦秀程是当地有名的“古镇通”,对于新市的发展现状,韦秀程也显得很无奈。“古镇发展还缺少一个吸引人的亮点。”他坦诚地表示,丽江古城有这么多回头客,不仅是因为交通、设施、服务等硬件好,更主要的是旅游的生活意义大大超过了景色观赏。
采访中,杭州人吕杰辉也向记者倒了一肚子苦水。他说,德清乡村旅游名声鹊起,第一次慕名前来,由于没做好功课,结果大失所望。“明明是农家乐却打着洋家乐的牌子,不仅食材、服务和设施跟不上,买单的时候还漫天要价。”这次“上当”的经历让小吕忍不住直摇头。
变革到深处是机制
作为德清旅游业发展的标杆,西部的旅游发展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县旅游发展的高度。
但是,抛开德清西部,中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步伐一直为人诟病。痛定思痛后,德清需要以更高标准超越自我,用更大的勇气将德清旅游放在长三角、乃至全中国旅游的大格局中自我审视。
曾在下渚湖经营3年农家乐的陈老板认为,景区管理体制及经营模式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现有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旅游宏观规划、开发、管理和规范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致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着“产业扩展难”等现实问题,不能有效地使资源转化为产品。
而长期关注新市古镇保护开发的业内人士则认为,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之所以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症结还在于没有建立管理顺畅、运作有效的大古镇旅游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使得景区在周边南浔、西塘、周庄、同里等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话语权,
而对于如何能让农家乐真正“乐起来”,琵琶湾生态农庄负责人有自己的想法,他说,目前我县农家乐还没有形成特色集聚,处于低水平重复,在沪杭及长三角地区吸引力不强。由于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致使同质产品聚集的西部山区红红火火,而中东部区域则门可罗雀,发展不平衡。
从事旅游行业多年的黄先生认为,近几年德清本地面临有旅无游的尴尬境地。在他看来,如果说一座山没有令人叫绝的奇观,或者耳目一新的文化韵味,仅靠几座庙宇或者建筑揽客,那么一个城市有一处这样的景点就够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盛唐时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如是说。
同样,德清旅游发展也需要从固其根本,浚其泉源上下手。德清旅游必须对下渚湖、西部环莫干山旅游区、新市古镇等宝贵资源固其根本、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真正做细做强,将“一核两翼”做成旅游精品;德清旅游必须浚其泉源,加大市场营销,在更大的范围以更大的手笔打响德清旅游“名山、湿地、古镇”的品牌,使之成为德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源头活水。
编辑点评
回归原生态 找准平衡点
住在莫干山可以成仙?相传春秋末年,一只仙鹤曾停留莫干山,为仙鹤疗伤的开山鼻祖莫元为此成仙跨鹤而去。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寻觅仙踪而梦想在莫干山一带隐居。但是今天仍有不少游客匆匆而来,匆匆而走,尽管我县洋家乐、农家乐依托良好的环境资源,做出了让人惊叹的成绩,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这里发呆、休闲、裸心,但火候仍然欠缺一步。
这背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尚未真正到位,客户市场与我县旅游资源的匹配大有潜力可挖,急需趁势而上;一方面是我县环境保护的力度仍需加强,不仅环莫干山地区要避免生态环境在可能按捺不住的浮躁中遭到破坏,更要强化中东部水网地带空气和水环境保护,因为德清中东部的水网资源在长三角甚至于全国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让水乡湿地和古镇的原生态回归本来面目,就是难于匹敌的市场竞争力。
游客可以匆匆而来,匆匆而走,但我们不能在匆匆中走偏方向。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洋家乐火爆的原因是由于许多游客是从开宝马喝污水的弯路中慕名而来,他们是来德清透气、洗肺、清肠从而裸心。我们只有在开发与保护中尽快找准平衡点,才能让德清旅游走得更快、更好、更远。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