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城率先实现“全年红”
已引进6个大好高项目、10幢大楼正式启用、中国地理信息“南园”茁壮成长……科技新城可谓捷报频传。昨天,再度传来好消息,至11月底,科技新城已提前完成全年各项指标任务,率先实现“全年红”。
产城融合,大平台崭露新貌
在县城南部,10幢极具现代风格的产业大楼,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就是科技新城。
“在这儿能看到日新月异的变化,给我们发展很大的动力。”浙江国遥已搬入新办公楼一个多月,副总经理陈珍红从窗口就能望见建设中的新城。她说,建设真的很给力,国遥用上新办公楼比预期提前了很多。原来,国遥产业大楼建设采用EPC(设计-采购-建设)工程总承包方式,项目建设争分夺秒,从土地摘牌到竣工交付使用,历时约18个月,比传统模式节约了8个月。
据了解,科技新城多个开工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方式,每个项目排9个时间节点,每月召开现场推进例会,建设提档加速。1~11月份,科技新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7%,其中现代服务业投资8.5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4.7%,新拓展平台面积364亩,完成全年目标的100%。现已有正元地信、清华科创园等30幢产业大楼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精准招商,大企业纷至沓来
“这里的产业集聚度高,区域优势明显。”浙江中海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荣道出落户科技新城的理由。9月,国内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领域迄今唯一一家上市公司、GNSS龙头企业“中海达”正式入驻。
中海达成为大好高储备项目,实际上,科技新城今年已有6个项目被认定为“大好高”,其中5个为国内知名地理信息企业投资项目。我国最先进的移动测量系统SSW车载激光建模系统、为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配备的地面车载系统(简称监测车)合成遥感集成系统、服务“五水共治”的智慧管网系统……均“花落”科技新城。
漂亮的成绩与科技新城精准的招商举措密不可分。既有主要领导带队前往驻点招商城市跟踪促进前期意向项目签约,又有专场全国地理信息产业投资推介洽谈会,同时制定政策鼓励企业以商引商。今年以来成功引进各类企业86家,其中地理信息企业24家,1~11月“浙(德)商回归”投资资金3.8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10%,引进大好高项目完成200%。
优质服务,大产业风生水起
尽管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尚在建设中,但是,已有51家地理信息企业入驻,总投资六十多亿元,形成了与北京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遥相呼应的“南园”。
“创业氛围好,还有给力的政策扶持。”正元地理公司浙江分公司总经理王波感慨道,公司地籍调查项目获得了近三十万元扶持资金。原来,科技新城专门成立两千万元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给予项目贴息补助、技术改造奖励。科技新城还为入园企业落实全阶段金融扶持,引进中科鑫通等投资基金公司47家,鼓励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向地理信息产业倾斜。
资金扶持外,还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可共享武汉大学六十余个公共技术平台与实验室资源;推动地理信息技术创新的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可“有机”聚合地理信息产业链;与欧亚科学院合作成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院士专家指导产业发展;与河北联合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共建毕业生实践基地,为园区企业提供地理信息专业人才支撑……这些已经是科技新城入园企业可以享受的现成资源。
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入园企业的发展加足马力,1~11月,科技新城入库税收4348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24.2%。“新城的形象日新月异,发展也要拿出新城速度。”科技新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章伟忠表示,有信心力争在2015年实现财政税收翻一番,达到1亿元的目标,作出新城新贡献。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