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股票田引爆新“土改”

发布时间:2014-12-01

传说,当年范蠡和西施隐居钟管蠡山后,潜心淡水养鱼,并写下了中国最早的养鱼著作《养鱼经》;1982年,原浙农大专家在干山公社开创全国生态农业先河;1999年,沈家墩村股票田直接引爆“土地流转”这一土改新机制……

千年来,钟管在农业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其深厚的农业文化底蕴和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密不可分。

生态的才是靠谱的

很多人一谈到传统农业,就认为它是落后的,总希望用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浙大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兆骞表示,“其实传统农业中有许多至今我们依然没有完全认识的功能,比如农业的生态功能等等。”

的确,只有生态的才是靠谱的。在位于钟管的清溪鳖业养殖场内,水稻秧苗被密密麻麻地移栽到鳖池,形成了典型的传统生态农业系统——稻鳖共生系统。构成了一个效益极高的资源循环利用、自成体系的生态系统。稻田为甲鱼提供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有机食物,而甲鱼则为稻子清除虫害和杂草,促其良性生长。

正因如此,今年,钟管镇创新开办首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节,希望通过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逐步形成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机制,加快发展有机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谁来担当传承责任

除了将种粮户高连松、养鸭能手许洪山、剪纸传承人汤小娥等8位在农业文化方面的典型人物推选为钟管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外,村民们还自发组成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队伍。

陈静是钟管中心学校的老师,她告诉记者,由于家庭环境影响,自己从小就对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保护意识。“虽然,家里的农具早已不用,但我们至今依然保存得很好。”

如今,钟管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放在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对于未来,陈静也深感责任重大。她说,今后,更要以身作则,对传统农业耕作、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制度、农耕信仰,特别是钟管特有的农作物实施有效保护。

此外,民间收藏爱好者沈伯良、楼其梁还将他们收藏的农业生产工具捐赠给了当地政府。

除此之外,钟管镇还建立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笔50万元的基金将专门用于培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门人才,扶持农业传统技艺传承,建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镇长孙宏明表示。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