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曾“旁听”心学宗师王阳明讲学

发布时间:2014-11-17

在莫干山古天池的下方,离景区售票处不远,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天池禅寺。元至顺年间(1330~1333),翁信禅师到此复兴禅寺时栽种下两棵银杏树,其中一棵上世纪60年代遭雷击已锯去,另一棵至今矗立参天,树围约6.25米,高约35米,至今已有680余年树龄,是王阳明在此讲学的历史见证。


明洪武三年,天池寺由大机法师重建,明中叶嘉靖年间(1521~1563)玉芝禅师又扩建了寺庙。玉芝禅师是位得道高僧,又能诗擅画,博学多才,在当时就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高级知识分子,与不少名人雅士结为莫逆之交,著名的哲学大师、“阳明学”创始人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莫干山志》“月泉禅师塔铭”中就有“访阳明先生于稽山”的记载。


王阳明,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他在思想哲理上和著书立说上非常推崇陆九渊,不信朱熹之说,学以“致良知”及“知行合一”为中心,突出强调人的主体性,其思想不仅在当时国内,而且在海外也有深远影响。王阳明被请上山后就在寺中讲学,曾留住了很长时间,当时四方学者“闻名而至,听其所颂,莫不欣快。”当年栽种下的两棵银杏树,此时树龄已近200岁,想象阳明先生坐在两棵参天大树下讲学的一幕,今天,古银杏树上随风飘落的一片片树叶,仿佛就是在倾诉着680年来这里发生的故事……


留在天池寺的那些日子里,王阳明一边给人们讲解“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和哲学思想,一边游览莫干山名山古刹和周围景点,留下了许多足迹和墨宝。如书写的《月下惊雷》诗墨迹四幅,在清代被人窃走。现《武康县志》记载尚保存有三首:一、昨夜月明峰不宿,隐隐雷声在山麓。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二、野人权作青山主,风景朝昏颇裁取。岩旁四脚半溪云,山下雷声一村雨。三、天池之水近无主,不魅山妖竟偷取。公然又盗山头云,去向人间作风雨。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莫干山绮丽多变的景色和变幻无常的天气,也是王阳明留居天池寺的生活实录。


据记载,玉芝禅师为庄严寺园环境,列出了天池寺周围瀑布泉、丛竹径、望月台、半云亭、石屋岩、寂照池、寸壁峰、仙人洞、仙锯板、卧仙石、伏狮岗、般若(洗剑)池等十二景,明大臣顾应祥以景为题,赋五言绝句十二首。这个顾应祥就是王阳明的弟子,阳明先生与莫干山、天池寺的渊源之深,于此也可见一斑。而最珍贵的则是王阳明所题刻的一个40厘米见方、章草笔意的“佛”字,还附有 “王阳明”的落款,这应是当年王阳明在寺中银杏树下讲学时的遗墨,也为莫干山留下了一段佳话和一处宝贵的文化遗迹。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