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扫帚”扫出美丽城乡
吃过早饭,钟管青墩村村民,83岁的余建初慢悠悠地来到自家院子门口,将一袋厨房垃圾倒进了红色的垃圾桶。
德清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钟管项目部经理郑文龙凑了上去,问道:“老伯,这个垃圾桶放在你家门口行不行?”
年岁已高的余建初爽快地回答说,“这垃圾桶我可是‘巴结’来的。垃圾桶天天洗,垃圾天天清,一点异味都没有,放在家门口别提有多方便。”
今年3月以来,我县一直在钟管镇积极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这项工作——县城管局的工作人员称,“就是将一把扫帚扫到底”。
这一切让郑文龙窃喜。刚准备在农村试点城乡环卫一体化时,没几个人心里有底。“说实话,这在城市里都做不好的事情,不知道在农村会怎么样?换做以前,这垃圾桶,谁愿意放在自家门口。”
好在他们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切入口。“既然大家都觉得垃圾桶脏,我们就一定要让它变干净。”于是,县城管局在垃圾桶的要求上一直坚持最高标准:6200只桶身每天清洗,30吨垃圾日产日清。这么一来,事情一下子变得简单许多。
这一切,村民也都看在眼里。眼瞧着垃圾桶那么干净,大家都争着抢着要求放在自家门口。
不过,村民最看重变化的并不仅仅是这些。郑文龙说:“村里干干净净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全镇219名保洁员还要承担垃圾分类最后一道“守门人”的职责。
离三墩村村主任姚学明家不远处,几十个红色的垃圾桶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垃圾收集点”这五个大字醒目地印在画满公益广告的墙壁上。
村民们早上倒掉的剩菜剩饭,不过个把小时,就会被归拢到这个地方。郑文龙称,“保洁员定时清扫收集,到垃圾压缩中转运输,整个流程下来垃圾不落地、不裸露,没有之前‘滴滴答答’漏臭水的现象,垃圾清运反倒成了村里的环保亮点。”
“为了避免污水横流影响环境,每一个垃圾收集点都配备了一套清洗设备和污水处理设施,清洗完垃圾桶的废水直接排入污水管道,根本不会影响环境。”郑文龙说。
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钟管镇接待了不少参观考察团。来之前,有不少人总认为,一个农村有什么好看,但是来过之后,都让他们十分惊讶。“一个乡镇环境卫生做得比大城市还要干净,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来投资。”浙江德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仅仅因为这“一面之缘”,就当即拍板,将项目落地于此。
“一把扫帚”,统管城乡。如今,在钟管,城乡环卫一体化调动凝聚了各方力量,规范有序、卫生整洁、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展露新姿。相信过不了多久,“一把扫帚”在城乡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同样能扫亮德清城乡。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