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这个“红本本”蛮值钱蛮有用
这几天,筏头乡东沈村的潘顺根刚在农信合作社申请了一笔10万元的贷款。
做泥水工做了二十多年的老潘,这辈子压根儿没想能从银行“借”到钱。但这次凭着一本还没“焐热”的“红本本”(房产证),老潘就把贷款这件事搞定了。
房子是旧的,房产证是新的。
从今年开始,筏头乡在下辖的各行政村开展农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老潘住了十多年的房子,第一次有了政府颁发的红色房产证。
2012年,老潘的孙子潘夏添出生。
为了孙子日后上下学方便,老潘在武康群安小区购置了一套70平方米的学区房。“买房就花了五十多万元,房子一直闲置着,明年孙子就要上幼儿园了,我得抓紧装修新房了。”
装修需要花钱,但是手头紧,没有多余资金,怎么办?“用老家的房子做抵押,向银行借了10万元钱,没想到这本房产证‘很值钱’啊!”老潘说。显然现在老潘不用在钱的问题上“火急火燎了”。
老潘顺利的贷款经历,正是此次全县城乡体制改革农房确权登记发证所希望看到的样本。
“现在村里很多人想办房产证,都知道是个好事。”老潘说。
被点燃贷款激情的,还有瑶坞村的朱世杰。这几天,他正打算将毛料生意做大。他拿出刚刚办出来的房产证,兴奋地说:“凭这证,我已经得到了银行10万元的贷款授信,随时可以拿来用于扩大经营。”
在筏头乡,眼下已经有1451户村民领到了可抵押的房产证,农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迅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村民有意向去银行办理贷款。
除此之外,拿到房产证的农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房交易,给农村居民带来了更多的产权。
“农民离不开土地”。办理房产证在感情上满足了农民的土地情结,同时也有效解决相当一部分农户融资难的问题。筏头乡副乡长费力波介绍,目前,全乡农民宅基地上的住房建筑面积有一百三十多万平方米,这个资产价值大概上亿元,如果全部盘活,可以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福利。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