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生态”牵手村民共建合作社
两层楼高的温室里,铁皮石斛的种苗正在茁壮成长。“温室里的温度有些偏高,不利于铁皮石斛的生长,快打开棚顶给它们透透气。”11月12日,德清牧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基地主管侯立新在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的温室里指导工作。
除了是基地主管,侯立新还有一个新身份——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今年4月,合作社由牧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导、与武康镇山民村村民和企业的青年骨干共同建立,目前共有社员21人,栽培面积五十多亩。
侯立新作为公司的青年骨干,也加入了合作社,当起了小老板,先期投入16万。“我自己了解铁皮石斛,它的市场前景也很不错,加上公司有这个平台提供,所以我就加入合作社额外创收。”
合作确定后,公司向社员提供种苗。铁皮石斛的生长周期是两年半,前一年半的种苗比较娇贵,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所以栽培是在公司的智能联栋温室里完成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都智能操控,实现铁皮石斛的单位产能最大化。此举缩短了社员的收益周期,降低了栽培风险。
记者在公司负责人虞儒雷的带领下进入到联栋温室,这样一个3000平米的温室里种着180万株的铁皮石斛,等到这些种苗培育初步完成后可提供给十几名社员。一名社员可拿到14万株种苗,种植面积为一亩。
合作社内分成了3个小组,每组都配有一名公司的技术骨干提供技术帮助。侯立新也是小组的技术骨干,每天,他都要来温室里观察种苗的生长情况,查看温室里的温度表和湿度表,然后给社员们安排下周的加水、施肥等工作计划。“明年,我投资的那亩地应该就能有收入了。”侯立新望着在温室里过冬的成片铁皮石斛满怀憧憬。
这一新的合作形式是双赢的模式,入社村民每年每亩地可以创造一定的盈收。而公司仅从销售环节获利,其余环节让利给社员,通过社员扩大铁皮石斛的种植规模,打造种苗输出、技术服务和销售支持的全方面平台。
今年,牧歌农业生态有限公司上半年采收量为20万吨,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可达2000万元。因为种苗有限,所以今年很多想加入合作社的村民都没能加入。明年,合作社将会扩充到50人,青年骨干也不再局限于公司内部,而是接受更多推荐的青年骨干入社。借着这股东风,公司着力打造的农业综合体目前正在审批立项,综合体结合一、二、三产业,集中药材种植、加工、养生、体验和度假于一体,总投资达2亿元。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