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成员工吐槽上班打卡
打卡签到,被众多上班族吐槽为职场“最令人痛恨的发明”,打卡机也因此成了“冷酷无情”的执法者,一旦有了迟到早退记录就会成为月底扣钱的证据,想必不少员工都想跟老板商量——“咱能不能不打卡?”
每天上演打卡“谍战”
“进大门的时候用指纹打卡机,到了行政楼还有机械打卡机,两重关卡。”小杨今年26岁,在开发区一家福利企业上班,是一名会计。平日里,工作虽然不算忙碌,但每天的上下班依旧让她“心力憔悴”,因为有段时间进进出出要打两次卡,出门还要出示出门证,如此严格的门禁制度让小杨和她的同事们总忍不住吐槽——“这难道是一家军事化管理的企业,进去容易出来难?”
小杨告诉记者,她刚进企业那会儿,只有大门口的指纹打卡机,每天8点钟之前打卡,这倒也正常。突然有一天,老总心血来潮,在行政楼又设置了一个机械打卡机,意思是进一步管理行政人员。这机械打卡机就设在行政楼的楼梯口,还有一个摄像头专门监控。
“早上8点上班,公司有规定,迟到1分钟到3分钟就扣10块钱。”对于精确到“秒”的打卡机,一开始,小杨小心谨慎,每次都会在8点以前完成打卡。但来企业也有一两年的时间,小杨也从新人变成了老人,偶尔也会冒险让同事帮忙打卡。“老总肯定不会无聊到看监控抓打卡,我们打得也是个心理战。”
既然打卡制度这么严密,为什么就不能早几分钟到公司呢?
小杨有着很多跟其他上班族同样的无奈。家住在乾元,每天坐201公交车差不多30分钟,就在开发区路口下车步行8分钟到公司大门,再走3分钟到行政楼,其间花费的时间在40分钟左右,再加上等公交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每天要提早近1个小时出门。小杨表示,她已经尽力了,好在没有发生迟到扣钱的经历。
规范管理和人性化管理
近期,记者对一些在企事业单位的上班族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单位的打卡方式确实严格。
打卡机、针孔打卡和电子打卡是典型的认卡不认人,代打卡几乎成为了公司员工的潜规则。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很多老板就采用了指纹打卡,就是让你不能代打,于是指纹打卡机也在各企事业单位火了起来。
打卡,意味着迟到一分钟都不行。一名做人力资源的专员告诉记者,每到月底统计,几乎都会有满满一页的迟到记录,但很多员工对迟到扣钱表示不满。
也有不少员工提出质疑:“难道迟到一分钟,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了?弹性的工作制度才会有更高的效率。”
“确实有不少员工提出过弹性工作制,希望可以灵活、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但我否决了。”姚小姐是钟管一家进出口企业的负责人,这两年企业刚刚起步,招进的业务员也都是年轻人,对于上班打卡一事,确实有不少员工吐槽。但姚小姐表示这是一种有效的人事管理手段。“公司在起步阶段,实行的确实是弹性工作机制,但现在人员增多,肯定要规范管理,再说早上8点钟上班,进门之前打个卡,2秒钟的事情。”
同样在进出口公司上班,作为业务员的沈先生就有不同的看法。打卡签到让人痛恨,和企业实行的“迟到扣钱”方式有关,虽然简单但是粗暴。沈先生说,按时上下班对上班族来说是最基本的事情,但“堵车”、“意外”等偶发性事件引起的迟到、早退应该情有可原。或许实行打卡制度的公司应该设置适当的迟到豁免权,比如一个月允许3次一定时间内的迟到,减少员工的抵触心理。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