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赶鸭上岸住“阁楼”

发布时间:2014-11-10

红烧鸭、老鸭煲……德清人餐桌上的美味,总少不了鸭肉这个食材。“五水共治”行动开展后,许多养鸭场面临整治关停。

一方面,蛋鸭供应“喂不饱”市场需求,一方面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如何解决眼前的这个矛盾?钟管镇利虹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利东就想出了一套“旱鸭”养殖的好办法。

在钟管东千村东面,有一条长长的水泥路,路边有10栋整齐的矮砖房,这便是全镇最大的蛋鸭养殖基地。

说起养鸭,懂行的人一定先忙着找水塘,可吴利东却填了水塘,搭起了鸭子“宿舍”。来到养殖场时,吴利东正卷着袖子忙活着。

“这些就是鸭子的‘床’了。”吴利东指着鸭舍内,一张张离地50厘米白色的PVC板介绍,“这些塑料板名叫网床,每张网床上平均分布着直径为2厘米的小孔。”

要问小孔的奥妙在哪里?吴利东向记者细细道来,传统鸭农多数采用水陆混养,鸭子全部睡“地铺”(鸭舍地表垫稻草)。而为鸭舍搭建“阁楼”后,鸭子住得舒服了,粪便更是通过网床小孔直接排出,改变了蛋鸭长期直接接触鸭粪的现状,从而改善鸭舍通风质量,减少疾病传播。

不仅如此,吴利东还告诉记者:“鸭场目前存栏5万羽,除了每天产蛋3万枚外,产生的鸭粪数量也大得惊人。”

“以前,由于鸭粪夹杂着稻草,根本没人要。我们只能回填处理。但随着每日产出量增加,无法及时处理的鸭粪堆臭气冲天、周边村民意见颇多。”吴利东说,“现在好了,得知我们转型的消息,这些‘附加品’早早地被蠡山和武康一带苗木场预订。”

其实,对于从水养到旱养,吴利东坦言“担心颇多。”今年27岁的吴利东从父亲手中接过“鸭司令”已有6年。“也许年轻,我更爱创新和挑战。”

上个月,吴利东特地赶到山东考察了“旱养肉鸭”。回来后,吴利东一次性投入60万元,对鸭舍进行改建。

这几天,吴利东精挑细选了5000只正在产蛋初期的鸭子进行试验。“如果旱养一段时间后,鸭子的产蛋率在9成以上,就算是成功。”对未来,吴利东满怀期待。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