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猪场的猪粪该如何消化
现已明确我县保留生猪养殖场共531家,其中50头以上425家,50头以下106家。那么,这500多家生猪场20万头生猪的排泄物又要怎么做才能符合要求呢?建好的沼气池除了沼气利用外,沼液又如何处理?记者近日看到,一个县农业局农牧结合示范基地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前不久,一辆来自三合乡的沼液运输车开到了位于开发区龙胜村的千亩蔬菜基地,直奔基地角落里的贮液池。据蔬菜基地负责人介绍,这个投资近百万的庞大的贮液池足足有600立方米,一车约载三吨沼液的运输车一天两车倒进贮液池,只能在池底摊摊平。“需要连续不断地倒两个月才能倒满。”负责人老陆介绍说。
这个庞大的贮液池,一个三合乡的沼液完全不能满足要求。洛舍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王华奇也向老陆要了电话,他表示,也要考虑将该镇猪场的沼液输送到这里来消化。
那么,这个基地是如何消化沼液的呢?记者发现,这个贮液池的周边,是上千亩菜地与苗木基地。菜地里装满了喷滴管设施并与贮液池相连。只要开关一开,菜地里就开始喷施沼液,将开关往另一个方向开启,就停止喷沼液,改喷清水。就这一步,足足就省下了这个菜地每年30万元的肥料费用与人工费。
不仅省钱,还让菜的生长期大大缩短,菜也显得粗壮很多。记者发现贮液池东北的一块菜地,菜苗是上个月29日种下,现在仅电筒口那么粗,菜叶长得七零八落、没有神气,那是普通组,灌溉清水加复合肥;而贮液池东南的一块对照组,则施了沼液(半小时/每天)+清水(10分钟/天)稀释,菜叶长得比普通组壮一倍。根据老陆的经验,菜长得快,上市就早,而且还可以多种一茬,用沼液这种天然肥比用复合肥种出来的菜更好吃,菜价还可以略为提高。
按照这个试验得出的成功经验,一亩地至少可消解5头猪生产的沼液。县农业局生猪整规办负责人王春法表示,除了这个基地外,雷甸镇杨墩农庄、三合乡新田农庄、禹越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禹蔬菜等基地规划了田间储肥池。县农技部门则着力推广“猪-沼-果(茶、菜、粮)”“猪-沼-草-猪” “猪-肥-菜”、“猪粪-蚯蚓-鳖”、“猪粪-蝇蛆-鸡/鸭/甲鱼/黄鳝/黑鱼”等农牧结合的生态化种养殖模式,为县域沼液“大循环”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