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水上漂” 今朝住“洋楼”
这些天,天气很好,在雷甸镇政府南侧的水产村,78岁的杨引子老人时常坐在临时租住的家门前,看看运河,吹吹风,偶尔回想一下以前渔民的生活。但是,说起如今的生活,杨奶奶顿时眉开眼笑:“现在家里的新房子在装修,过年就能搬了。”
杨奶奶说,他们以前就漂泊在水面上,在水上讨生活,没想到有一天会上岸落脚,房子也越住越好。“这次村里一起造新房子,有三层楼,6个房间呢,现在是越住越舒逸了。”作为一名曾经的渔民,杨奶奶对住房的感受,可能比我们一般人更为深刻。
杨奶奶老家在乾元镇卫星村,她从小被“送”到一条渔船上,从此跟渔民父母生活在船上。后来结婚,嫁的也是渔民,一辈子的工作就是捕鱼。在没有来到雷甸水产村之前,他们一家6口人就住在一条小小的渔船上。“以前是多少苦哦,当时的渔船就比绍兴乌篷船稍微大一点,一家老小这么多人,睡都不能睡。”想到以前的苦日子,杨奶奶不断摇头。
杨奶奶说,以前不管春夏秋冬,每天出去抓鱼,抓得到鱼,买点米回来烧烧,抓不到鱼,就没米吃。如果生病,都没钱看病。“那时候太苦了!”说到伤心处,杨奶奶不禁抹起了眼泪。
“我们上岸有47年了,我最小的女儿还是生在船上的,她也47岁了。”大概是1968年,雷甸组建水产大队,“当时是敲锣打鼓把我们从城关接到雷甸的。”那一年,大批渔民和杨奶奶他们一样,有了“归宿”,不再漂泊不定。
杨奶奶说,当年渔民来到雷甸水产大队后,大队里就开始造新房子,渔民们从此告别了渔船生活,上岸住上了新房子。“那时有间平房住住也是好的呀,比起船上,那感觉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呢。”当年上岸,尽管房子不大,但渔民们却实实在在有了一个家,别提有多开心了。
后来,杨奶奶和老伴还是干着打渔、养珍珠等与水相关的工作,但生活比起在船上的日子,那可就好了很多。“住得好了,吃得好了。”告别以船为家的时代,子女也都没有再做捕鱼的工作,自己开店或是在企业上班。现在,两个子女都在武康买了房,而且房子也是越买越大。
退休近20年的杨奶奶,现在每月都拿退休金,虽然不多,但她说,够她一个人用用了。
人生幸事,莫过于儿孙满堂。杨奶奶说:“孙子、外孙都大了,我曾孙都有了。”早日搬进新房子,看着孙子娶妻生子,这成了杨奶奶最甜蜜的期盼。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