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小画板“写”出幸福奥秘
在雷甸镇大街上,有一家谈家面馆,开的时间不长,面积也不大,可是名气是响当当的。有客人说:“这家的面好吃。”也有客人说:“这里吃面,文化氛围很好。”
吃面,还和文化搭上边?别不信,到谈家面馆一看就知道了。
拆迁后开起了面馆
48岁的谈春松是下高桥村人,以前在砖瓦厂做过十七八年的会计,后来又在家里从事围巾加工。今年,拆迁后,他就和家人搬到了镇上生活。
谈春松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围巾加工不做了,他就想干点其他的活。他喜欢吃面食,以前常到武康的三味面馆吃面。他觉得,雷甸镇还没有类似这样的面馆,所以就筹谋着也开一家有特色的面馆。
刚向家人提出这个建议,起先他们并不大赞成。因为,谈春松以前只是在家里帮着烧烧晚饭,没有开过面店,没有经验。而且,开面店太辛苦,家里现在条件还可以,实在有点犯不着。
可是,谈春松却很坚持。他专程跑到三味面馆和临安的转角面馆学习,向大厨认真讨教烧面的技巧。回来后,自己慢慢摸索。
一天能卖出120多碗面
今年7月15日,谈春松的谈家面馆开张了。特色、健康,是他的卖点。
面馆的厨房有个土灶,谈春松笑笑解释说:“这是我用来熬汤底的,用的都是上好的筒骨,这样面吃起来味道更鲜。”
说起哪些面最受欢迎,谈春松扳着手指数了下:“有红烧大肠面,我用四五个小时用大锅慢慢烧出来的,味道特别香,每天能卖30多碗。还有特色鸭脚面、还有五香牛肉面,这些都卖得特别好。”
“老谈,你们的三鲜面味道也不错,来一碗。”采访时,一位老顾客乐呵呵地走进面店,点了碗面坐下。
凌晨3点多起来,常常要忙到晚上9点多,平均一天卖出120多碗。这辛苦是可想而知的,有时候手脚都有些僵硬了。然而,谈春松感到满足和快乐。“客人喜欢吃我的面,那我肯定开心呀,接下来,我还打算换换新花样,让客人有多种选择的机会。”谈春松介绍道。
四块小画板内容天天换
去过谈家面馆的人会发现,门口和店内的四块小画板上,字迹整整齐齐,这内容每天还有更新。
比如“五水共治”行动开始后,谈春松就搜集了资料,在小画板上写了有关宣传内容:“大河没水小河干、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
国庆节到了,谈家面馆门口小画板上写着:“今天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店内的画板上,还有“勤善和美”,筑梦、追梦、圆梦的内容。
写这些,谈春松说,都是自己平常日积月累的一些知识内容。一来是自己从小喜欢写写文章,二是打心底感激能拥有如今的美好生活。
“他像着魔一样,晚上看新闻,早上3点多起来,第一件事写这些,要捣腾半个多小时呢。”谈春松的妻子说。
“老谈,国庆过完了,还要写点什么呢?”趁着吃面的时间,一位客人仔仔细细地把画板内容看了一遍,打趣地问道。这头,谈青松烧着面笑着回答:“别急,我今天晚上再好好想想。”
谈家面馆的客人络绎不绝,谈春松在他的小面馆,每天依旧忙忙碌碌。采访结束时,他说的是:“自食其力,做自己喜欢的事,生活才会幸福快乐。”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