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双抢”已成回忆 种田不再弯腰

发布时间:2014-09-29

—— “国庆65周年·喜看家乡新变化”系列报道之二


9月27日清晨,朝霞洒在绿色的田野上。伴着不知名的鸟儿的叫唤,石泉村的一天慢慢舒展开来。


这个村庄距离新市镇区约10分钟车程,处在善琏镇交界。由于交通闭塞,石泉村范围内没有什么工业,一直沿袭着农耕文化。过去,单一的生产方式使这里保持了一份难得的宁静,又因为宁静,人们习惯称这里为“新市的西伯利亚”。


过了秋分,耘田、施肥等晚稻田间管理基本上结束,就开始养秋蚕了。石泉村地处鱼米之乡,说起养蚕、种田谁也不陌生。记忆中,农民要从春耕忙到秋收。特别是农忙时期的“双抢”,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一边是成熟的稻谷,一边是整齐的秧苗。抱着“抢收在前、抢种在后”的想法,7月中下旬到8月初,农民每天都是鱼肚白的时候出门,并嘱咐暑假在家的孩子下午三四点光景送茶水、点心,五点多做晚饭。直到天色完全暗了之后,农民才会拖着沾满泥巴的双腿回家。


虞宝兴是村子里最大的承包户,一个人管理着50亩的水稻田。看着他早上悠闲地在小吃店吃着早饭的模样,与记忆中一年忙到头不得闲的农民相比相差甚远,记者不禁纳闷。“现在种田难道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


几位上了年纪的庄稼人笑着说,小姑娘啊,当然不一样啊。现在种田的人少了,种田也比以前清闲。村里大部分土地已经流转出去,村民一年有800到1000元的租金。而“双抢”,早在十几年前就没有了。双季稻光照不足,产量又低,所以改种单季稻了。


虞宝兴带着记者来到了他的承包田。他指着绿油油的稻田说,虽然承包了50亩田,但改种单季稻后一年只需要忙两个多月。“几十亩田都是直播田,播种后给稻田灌水。如果管理得好,效果要比插种省时省力多了。”


他接着说:“你看,现在水稻处于抽穗结实期,这段时间我只需要除两次虫就可以了。到11月初稻谷成熟后,用收割机收割,50亩稻子花不了两三天时间。”


田还是那方田,不过种田的人变了模样。农民卷着裤脚双腿沾满泥巴的忙碌景象,被机械化农业不经意间迅速改变着。一个多月后,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虞宝兴两个多月的忙碌将转换成收获的喜悦。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