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清新闻

李宏身残志坚 扎根农村办诊所

发布时间:2014-09-25

“小李,你给我看看,感冒了两个礼拜,一直咳嗽。”9月6日下午1点,钟管镇青墩村80岁的王奶奶拄着拐杖,走进残疾人医生李宏新开的诊所。


李宏的病人很多,上午刚刚忙完了50多号病人,这会儿原本是午休时间,但对于李宏来说,能在中午休息20分钟,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每隔7、8分钟,就会有病人上门。坐着等取药的王奶奶忍不住开口:“他们都说小李的医术好,所以我特地来这里看病的。”



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发生



刚出生时的李宏健康可爱。在一周岁时,被一名亲戚抱着的时候从肩膀上摔了下来,脑袋上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坑,去村里的赤脚医生那儿看过之后,告知没有大碍。实际上,当时的伤势十分严重,是颅骨骨折,损伤了颈椎,也造成他发育异常缓慢,等到5岁还不能下地走路,父母这才带他寻访名医。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留下终身残疾。


对于这次改变他人生的意外,李宏已经十分淡然,“如果这是挑战和考验,我接受,但是不妥协。”学医是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因此高考结束,李宏毅然填了医学专业,只身赴北京学习中西医结合专业。


李宏学习成绩不错,有机会留在北京发展,但学成后他却选择回到钟管,“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不能治好所有的病人,但起码能为他们提供专业意见,希望与我类似的悲剧不要再次发生。”



工作14年后创办诊所



诊所是今年6月1日开张的,三个月悄然过去,李宏坦言,这个比在社区服务站和卫生院累多了。“每天将近60号病人,我一个人问诊,有时候是真忙不过来。”李宏很清瘦,长长的白大褂穿在身高1米8的李宏身上,显得很宽松。


在社区服务站和卫生院工作了14年时间,说起为什么要创业开办诊所,李宏叹了一口气告诉记者:“医院都是规定了上下班时间,有时候看着病人被动地坐在走廊上等医生、等配药,我爱莫能助,看得心里有点憋。”


现在,自己开了诊所,地点就在家中,李宏的诊所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看病时间都可以迎合病人需求。每天早上7点左右,病人就可以来诊所看病,不用挂号,人多的时候就排队在外面的凳子上等一会儿,问诊结束就可以跟着护士去药房配药了,简单的流程挺适合地方上的病人。


诊所开张前,因为自己存款不够,李宏还向银行贷了5万元。“这得感谢县残联的贴息贷款,我只要支付一半利息就行。”说到县残联的帮扶,李宏很是感激,“为了方便年纪大的患者和腿脚不便的病人,我向县残联申请了一张轮椅,打算放在诊所应急,工作人员立马就答应了。”



“红色120”看到就放心



说到李宏,除了是一名尽责任的残疾人医生以外,他还有一个醒目的地方——一辆红色的四轮摩托车。


因为身体残疾,李宏出行有些不便,但为了方便出门问诊,李宏专门给自己配置了一台专座,一万块钱的摩托车。钟管镇是工业镇,许多年轻人大都在企业上班,家里留着老人和孩子,如果不小心有个头疼感冒,很难应付。为了方便这部分患者,也方便自己,李宏特地买了这辆车,车的另外一边还有一个座位,这样李宏可以把行动不便的患者接到自己的诊所看病。“不管白天晚上,只要村民不便,打个电话给我,我去接。”


早些年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上班时,早上李宏就把上了年纪或者腿脚不便的患者用自己的摩托车接到服务站,看完病输完液之后再送回去,从来不向患者收取一分钱。李宏回忆道,最多的晚上,摩托车连续出动了七八次,就这样一人一车,载着病人颠簸在看病和回家的路上。


多年下来,这辆红色的摩托车已经成了李宏的标志,附近的村民都称它为“红色120”,要是家里有人病了,打电话向李宏求助,只要听到了“突突”的摩托车声,看到了这红色的身影,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十二年专业建站,您值得托付的德清本地网络服务商
建站热线:4008870572,13905827262
县府网:660262

浙江德清试点医保城乡一体化 [2016-08-27] 湖州德清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 [2016-08-27] 浙江德清试水户籍制度改革 释放惠... [2016-08-27] 德清智造踏“云”奔跑 [2016-07-29] 老宅改精品民宿 德清民宿和地理“... [2016-07-29] 美翻!莫干山劳岭村老宅成度假民... [2016-07-23] 以城乡一体化改革为龙头 德清“击... [2016-07-23] 专家畅想德清通航产业未来 [2016-06-21] 莫干山上了今年9省的高考卷 德清... [2016-06-14] “十一”黄金周 我县旅游入账9.4... [2015-10-08]